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至昨天还是日本的友邦”的国家,居然同俄国修好,感到失望。不管欧洲的局势怎样变化,日本反对共产国际的根本原则仍然不变。军部预料日本将成为各方施展“诱惑和阴谋”的对象;但是它将不予理会,坚决执行其对华政策。
军部的声明,用意显然在表明军事当局反对德国的建议,要日本效法德国,也同苏联缔结一个类似的协定。日本的报刊也驳斥了任何这样的想法。反对英国的宣传鼓动在很大的程度上只是摆摆样子,但苏联却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最最危险的敌人,日本这时事实上正在同苏联交战。日本的报刊甚至发表了汪精卫(蒋介石在中国的亲日的政敌)的一篇文章,文章建议,既然德国已失信于日本,而英法两国也为苏联所出卖,因此这受害的三方可以达成协议,并可以共同向蒋介石呼吁与日本媾和。住在天津的长期受苦的英国侨民,看到德国侨民被日本哨兵打耳光,看到先前一直飘扬在德国汽车上的“万”字旗顿时被拔掉,莫不称快。
德苏协定对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是使平沼内阁倒台。这是由于平沼曾劝说天皇赞成同德国结成军事同盟以对抗苏联。德苏协定使这项政策变得毫无意义,平沼政府不得不承担责任。因此,平沼内阁于8月28日辞职,组织新政府的任务委托给阿部信行大将。阿部是一个退役的将领,以前服役时间不长,在政界的经历就更短了。实际上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他之所以被选为首相,是因为别人弄不清他究竟属于日本寡头统治集团中的亲轴心派还是反轴心派。阿部大将暂时还兼任外相,并以畑大将任陆相,吉田海军大将任海相。
阿部政府是一个军阀官僚政府,其中没有各主要政党的代表。正如《泰晤士报》记者所说(1939年8月30日),它是“一个看守内阁”。日本人对之并不热情,事实也证明,在1937…1941年间所有那些短命的日本政府中,它是最最软弱无能的。然而,这个政府的被任命,却是日本外交政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8月28日,阿部告诉木户侯爵,天皇已训示他竭力执行与英美合作的政策;从下述篇幅中可以看出,他也试图这样做。奥特亲身体验到,德苏协定缔结以后,德日关系明显地冷谈下来,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0年初夏。东京方面的亲轴心派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奥特在1939年10月报告说,日本政府一直在把外务省和陆军省中一些知名的同情德国的官员调往国外任职,以削弱他们的势力。在欧洲,白鸟于9月初被从罗马召回,大岛在下一个月也被召回,尽管德国曾作出努力,想要他留任驻柏林的使节。
8月31日,阿部大将发表了一篇广播声明,声称他的内阁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执行日本对华“始终不渝的政策”。政府同外国交往时,将奉行独立的方针。日本将同那些愿意同它合作的人合作,也将“坚定不移地反抗那些阻挠它完成使命的人”。政府将集中力量提高工业生产能力和加强国防。
日本决定奉行“独立”的政策,是出于别无选择的余地。它实际上完全陷于孤立,既被它的反共产国际的伙伴所抛弃,同苏联的关系又濒于战争的边缘,而在天津问题上则同英法两国发生了争执。这时爆发了欧洲战争。9月4日,在内阁会议后,阿部大将发表了下述声明:“面临刚爆发的欧洲战争,日本无意卷入。它将集中力量处理中国事件。”我们将可看到,他之所以小心地避而不用“中立”一词,是暗示日本的“不卷入”态度是以日本的对华政策不受干涉为条件的。政府的这一决定受到了日本人民的普遍欢迎,他们不想再打一场新的战争,而且他们因受到德国的侮辱,这时仍然痛心疾首。
从政治观点来看,欧洲战事的爆发,起初被认为是对日本的一大宽慰。日本希望,无论英国还是法国,这时都不能再对日本的对华政策进行任何有效的干涉。此外,事态不久就变得很明显,苏联一心想把它在东欧的一份战利品捞到手,无心在远东恋战,因此在9月16日商定了诺门坎的停战。但是随后并没有达成里宾特洛甫所希望的全面的俄日协定。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东乡,对德国提出的为此进行调停的建议很冷淡。大岛和白鸟却渴望这件事能成功,但是他们在日本的影响已经明显地下降了。继任大岛驻节柏林的是来栖三郎,据说他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小心谨慎的人。1940年2月,当那个在“里宾特洛甫官署”中负责远东事务的海因里希·施塔默尔即将同德国红十字会会长科堡公爵担负着友好亲善的使命前往日本时,来栖警告德国外交部政治司司长克诺尔说,施塔默尔和公爵还是不要同大岛和白鸟过分接近为妙,否则效果将适得其反。他也劝德国不要侵犯荷兰和比利时,而是应当尽快把欧洲的战事结束。他暗示,日本也许愿意调停,以便实行停战,届时德国也可为中日冲突进行调停。来栖声称,他和有田是介于大岛…白鸟集团与亲英派之间的中间人物。来栖暗示,想要日本同苏联和解,眼前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这一番话使里宾特洛甫听了很伤脑筋。使他更为恼火的是,两个轴心国在对日政策上一时不能协调起来。墨索里尼对苏联进军波兰,对波兰的彼瓜分以及接着发生的芬兰战事,感到心烦意乱。他派往东京的大使奥里蒂一直劝日本人避免与苏联缔结任何同盟,而谋求与美国修好。德国向罗马提出了抗议,结果奥里蒂被召回。
可是,俄国人虽然准备和平解决满洲国与外蒙古之间的边界问题以及同日本之间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但是没有迹象要放弃对重庆的中国合法政府在外交上的支持,从而使日本人大失所望。因此,直到1940年夏天,希特勒同苏联的真真假假的同盟,继续受到东京的敌视,而走“中间道路”的阿部和米内两届内阁,则在全神贯注企图解决一直没完没了的“中国事件”时,逐渐把欧洲的战事看作一种障碍,因为它束缚了德国对付苏联的手脚,又使日本在抵制美国时陷入了孤立的境地。
在经济上,欧洲的战事为日本制造了新的伤脑筋的问题。1936年时,日本军事首领曾制定了一个扩充军备的六年计划和一个为作战目的而提高工业生产能力的五年计划。这两个计划于1937年起执行,日本的膨胀的预算开支大部分都用在这上面;用于中国事件的只是一小部分。在同一年,即1937年,满洲国开始执行工业发展五年计划,以把这个傀儡国家建成一个“大陆上的战争基地”。这个十分艰巨的三管齐下的规划,正在大量地消耗掉日本的资源,使它不能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样,夺取其对手不得已而放弃的市场,尤其是纺织品市场。此外,为日本和满洲国的发展计划而大量进口原料和建筑材料,正在造成日本对外贸易的严重逆差,耗尽它的外汇储备。为了缓和这些危险的倾向,日本政府曾努力加强德国、日本和满洲国三方的贸易关系,由德国用其对日贸易的顺差,来支付它进口的满洲大豆。1936年4月底,根据上述原则,缔结了满…德贸易协定,最初为期一年。该协定于1937年延期,1938年9月经过修改后再度延期。1937年,随后又在1939年,德国的奥托·沃尔夫商行一再向满洲国提供信用贷款,用以购买德国的机器。结果是德日满之间的贸易大大发展了。纳粹政权的重要人物,或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或是显然希望得到私人利益,纷纷准备促进同日本的这种金融上和经济上的合作。
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展。日本尽管自1930年以来在工业技术上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要从欧洲和美国获取新的工艺知识和某些类型的生产资料,尤其是机床,在这些方面,尽管日本官方对本国的制造商进行了鼓励,但是还远远不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日本进口的机器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英国。美国是主要的供应者,并有继续获得进展的趋势,因为德国和英国已专注于自身的军备生产。不过德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供应来源,特别在生产合成燃料的专门设备方面。日本要在本土和满洲生产合成燃油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否获得成功,要取决于德国在技术指导和设备方面给予的帮助。
欧洲的战事,加上日德之间在政治上的相互冷淡,严重地限制了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1939年7月28日,在柏林草签了一项新的德日贸易协定。这个协定要等到10月1日正式签署生效,但是日本政府在9月8日宣告,鉴于欧洲的战事,这个协定正式签署和执行的时间必须推迟。德国外交部经济政策司司长维尔不久就大发牢骚说,日本正在“顺从地遵行”英国的海运贸易管制措施,并且不提出严重抗议就接受了英国的禁运货物表。他说,日本也没有协助德国从中国或从荷属东印度获得原料。
1940年3月2日,奥特极力主张柏林在经济方面向日本作出一些让步。但是经济政策司的副司长克洛迪乌斯在8日答复说,德国无法这样做。即使德国放宽了付款或提供信用贷款的条件,也没有货物可以交付。他还说,里宾特洛甫认为没有必要给予日本任何经济上的优惠,因为过去的经验表明,日本一向是来而不往的。
阿部内阁公开宣称的要致力于处理中国事件的政策,并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日本前几届内阁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是这场不宣而战的仗仍然拖了下去。欧洲的战事却激起了日本各阶层的希望,欲将这场令人厌烦的对华战争了结掉。各个沙文主义集团希望日本能从这场战争中脱出身来,以便顺着欧洲事件的演变过程,朝最方便和最有利的方向放手进行新的冒险。比较稳健和谨慎的人则认为,只要同中国的冲突继续下去,就没有希望真正地改善日本同各民主国家,尤其是同美国的关系。
因此,普遍同意需要同中国媾和,但是,对于取得怎样的和平和用什么方法来取得和平,却有明显的意见分歧。在媾和的条件上,主要的分歧在于,有些人满足于日本在内蒙和华北确立政治上、军事上和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而另一些人却希望把这种统治扩大到全中国。前者是从日本对付苏联的战略地位来考虑的;他们还希望,如果日本撤出华南和华中,并把那里的重要水道向各国的航运和贸易重新开放,英美可能对东亚新秩序采取比较友善的态度。较为激进的一派则希望保留并扩大日本人在所有被占领的中国地区已经建立的对交通和贸易的垄断;同时,考虑到将来有可能同民主国家发生冲突,这一派还反对日本从华南的作战基地——包括海南岛——撤军。日本驻中国的陆军,在一定程度上还有驻在那里的海军,均持后一种观点,因为他们从出卖许可证和通行证给中国人和外国人而拥有既得利益,也因为日本军队及其随军的文职人员通过经济上的垄断而获得了利益。
日本政界和军界领袖大多在内心里已逐渐认识到,只有蒋介石将军本人,才是值得与之媾和的人,因为,即使签订一个仅能满足日本最低要求的和约,也只有他具备足够的力量可使中国人接受。所以,尽管日本人对于使重庆政权垮台和由日本扶持成立一个新的“国民政府”议论纷纷,但是迄今还迟迟没有采取过这样的步骤。他们在华北和华中建立的地方政权,起用了一些资格虽老然而庸庸碌碌的食客,倘若同重庆的问题解决了,这些人是很容易被一脚踢开的。
汪精卫及其党羽的变节,是国民党队伍的第一次分裂。他们被接到了上海,并在日本的武力保护下安置在那里。1939年8月,他们召开了所谓的“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自命为“正统国民党”。他们的和平宣传特别着重争取住在上海租界内以及住在香港和南洋的金融界和商界有影响的华人。倘若他们此举成功,他们的行动将朝着实现日本的希望迈进一大步,但是他们取得的进展是有限的。
欧洲的全面战事爆发,对中国有不利之处。中国政府本来希望日本将会卷入,但是日本却没有卷入。英法两国自此以后发现难以象先前那样继续在道义上和物质上对中国进行援助,而美国的主要注意力则将比以往更加集中在欧洲的事务上。德苏协定的缔结也在重庆造成了一些不安,这种不安情绪更因德苏瓜分波兰而加剧了。倘若苏联同日本达成协议,中国会遭到象波兰那样的命运吗?或者,苏联是否要国民党向中国共产党让步,才肯继续支持和援助中国呢?日本人以及投靠他们的中国人大肆散布谣言说,苏联正打算采取这种或那种行动。但是事实上在这个关头,苏联并没有采取这些行动。1939年秋季,莫斯科和重庆都否认了俄国在新疆和内蒙方面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的报道。此外,俄国人还根据中苏贸易协定,增加了对中国的信用贷款。1940年1月18日,斯大林在答谢蒋介石祝贺他的六十寿辰时,希望中国能战胜“一切敌人”,这句话虽然有些含糊,可是东京方面听了很不受用。
俄华贸易主要沿着通过新疆的漫长道路进行,因此在数量上必然是有限的,但是,苏联的友好保证,是对重庆的一种鼓励,同时又使日本人和汪精卫正在制造的谰言不攻自破。俄国驻在重庆的军人暗示,尽管有诺门坎的停战协定,苏联与日本仍可能因为两国之间存在很多有争论的问题而重启战端。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日本向重庆提出的和议,在1939年间没有产生明显的结果。
因此,日本政府乃乞灵于这样的计划,即以汪精卫为首,成立一个分庭抗礼的中国“国民政府”。1939年6月,汪精卫赴东京,平沼内阁保证给予支持。但在平沼下台以前,这件事没有明确的着落。1939年9月13日,阿部内阁发表了一个国策声明,其中特别谈到,“有鉴于蒋介石政权的势力日见衰微,考虑到中国新的中央政府不久即将成立,本政府将积极帮助这个新政权成立,并将进一步努力,通过适当的和及时的措施,使中国事件得以完全解决”。
但是,不久就变得很明显,在成立拟议中的新政权方面,存在严重的困难。首先,华北的日本军事当局反对在日本的保护下成立一个新的中央政权的主张,同时也反对汪精卫本人。它希望把日本的控制范围限制在以黄河为界的一片地区,并使这片地区脱离中国其余的地区而独立。汪是广东人,在北方华人中没有重要的追随者,而北京的日本当局则一直在努力说服从前的吴佩孚大帅东山再起,来领导“临时政府”。吴是一个武夫,他的名望一度很有号召力,但是他始终拒绝替日本人当傀儡。他在1940年2月去世,日本人想利用他的希望落了空,同时也可能由于这个缘故,华北的日本当局无可奈何地默认了汪政权。
而且,还有一个比华北日军当局的“地方主义”甚至更大的困难。这是由于日本政府与汪精卫“国民政府”之间将要商定的媾和条件的性质而产生的。这些媾和条件实际上是要作为引蒋介石上钩的诱饵。东京方面希望这位大元帅能设法接受这些条件,如果他仍然顽固不化,那末他的追随者中就将有许多人转变立场,使他势单力薄。东京政府的支那事务局局长柳川将军明白地表示了这一意图。1940年2月,他告诉日本国会说,一旦重庆政府或是要求议和,或是同意并入(汪的)新政权,或是愿意同新政权合作,日本同中国之间的和平就来临了。
?
上位 by 练肉小棉袄 (ss+达力)我我我居然是达力?! 粉色游戏 (1女2男) 完全摧花手册之狼穴羔羊 性爱 混蛋风流神 龙阳野传1 秘密 私奔到曾经 闺中秘史 落落-剩者为王 二婚 变态的雪白肉体 午夜电车里的h游戏 娶个姐姐当老婆 熟女情怀的归属 小姨的诱惑 百花美洞 万紫千红 艳修之天地不容 侠女的悲哀(改编版) 1-14全 作者:蓝眼仙狐
关于跟死对头重生成男主的双胞胎姐姐跟死对头同时穿书成双胞胎姐妹的感觉谁懂啊?更离谱的是亲弟弟是未来的霸道总裁,霸道总裁家竟然是养猪户?简直让人笑掉大牙!更更离谱的是,两人竟然还是霸总成长的垫脚石,男女主爱情的绊脚石。哼,绊脚石无所谓,垫脚石绝不行!曾经在公司里斗得你死我活的彼此,现在却要在陌生的环境中携手合作,共渡难关。不过没关系,对手有时候比你还了解你自己,强强联手各取所长,规避家庭毁坏隐患,追赶时代发展浪潮,缔造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哦对了,还有那个恋爱脑的男主,扼杀恋爱脑从娃娃抓起,谨记姐姐说的都是对的。曾经的梦想,这一次一定要通通实现!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再将对方踹开,各自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关于四合院之坑人无数却都说我好人林渊意外到了情满四合院的世界,开局既无敌的他开始了他的老六一生。明面上是个弱不禁风的退伍军人,背地里则推动一切的发生。许多年后。林渊依旧逍遥自在,笑看人生。...
...
玄学老祖顾雪清渡劫失败,一睁眼就重生在了被狠心继母算计送进精神病院的顾家大小姐身上。为了将当年自己创立,如今已经没落的清风观重新买回来发扬光大,顾雪清干起了老本行,直播算命赚钱。对长年累月做慈善,德高望重的富商你做坏事太多,命不久矣,早点给自己买块墓地吧。对成婚多年,婚姻幸福的娱乐圈影后你老公准备下毒害你...
统一六国的天子,广纳后宫,各诸侯国纷纷献上王姬,只为博天子一笑。可惜美人们福薄,没过多久便死的死,伤的伤。一封诏书令下,天子言明要赵王最漂亮的女儿。天下人皆知,赵王的三女儿姜玥绝色倾城,为了不让宝贝女儿送死,赵王找了个替死鬼,他的第十一女儿姜姒。—姜姒身为赵王第十一个女儿,因着生母身份卑微,在宫中备受排挤,到最后还要代替姐姐进宫。她战战兢兢度日,丝毫不敢暴露身份,只想保住小命,期望有朝一日能和生母团聚。姜姒没能得天子召见,却遇到个模样好看的内侍。内侍待她极好,给她讲话本,做糕点,还托人从宫外带许多新奇的玩意。直到某日,她亲眼看到内侍谈笑间赐官员车裂之刑。当夜,内侍再次来到宫中,对上她煞白的脸,骨节分明的手指落在她的红唇上,姒姒都知道了?天子日日宿在她宫中,姜姒以为天子多少有点喜欢她,却和姜玥同时陷入险境时,被他所弃。这才知道原来天子早就知晓她是冒牌货。之所以留她在身边,只是因为她和姜玥有几分相似。姜玥是他心尖尖的人,是他爱而不得的白月光。她只是替身而已。死里逃生后,姜姒决定带着生母远走高飞,却被士兵团团围住。为首的那个,正是多日不见的天子。他眸色如泼墨般,似笑非笑姒姒要到哪里去?—没有人知晓商阙付出多大代价,才能和姜姒再次相见。魔蝎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