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部分(第1页)

了军营,然后又逃向博陵。李光弼则率军紧紧围住博陵,一下子军威大振。朝三暮四的河北的十多个州郡又归降了朝廷。这样,范阳的退路再次被切断,叛军在这之间往来只好偷偷摸摸地通过,可是再怎么小心也没用,大多数仍是被唐军俘获,所以安家在范阳的叛军将士们士气都很低落,“无不摇心”。

这样的话,形势极不利于安禄山,如果他的军队士气没有保证,那就玄了。因此安禄山又气又怕,大约是一边狂抓脑袋,一边大骂当初劝自己起兵的谋主高尚与严庄等人——“你们数年来都劝我反叛,说一定能成功。可我现在被挡在了潼关,几个月都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切断,我们现在占据的就只有汴州、郑州这几个地方,这如何能够取胜呢?嗯?嗯嗯?从此以后你们不要再来见我了!”高尚与严庄听后很害怕,当真好多天不敢去见安禄山。这时安禄山部将田乾真从潼关回来,替两人说话,劝安禄山说:“自古帝王经营大业,皆有胜败,岂能一举而成!今四方军垒虽多,皆新募乌合之众,未更行陈,岂能敌我蓟北劲锐之兵,何足深忧!尚、庄皆佐命元勋,陛下一旦绝之,使诸将闻之,谁不内惧!若上下离心,臣窃为陛下危之!”也就是说,谁还没有失败的时候,主上您又何必着急?何况那两个人都算是元勋一级的人物,不可轻动啊。安禄山一听十分高兴,叫着田乾真的小名说:“阿浩,你真能够体谅我。”然后把高尚与严庄召来,摆宴款待,席间安禄山还亲自为他们唱歌劝酒,大概是年纪大了跳不动舞了,所以唱唱歌也算一番心意。真怀疑安禄山是不是有音乐家的天赋,歌舞俱通,难怪音乐家的唐玄宗会喜欢他。就这样,安禄山仍像以前一样对待他们,但这也无法扭转现实的局势,所以安禄山计划放弃洛阳,率军回保范阳。

安禄山虽然计划要撤军,但决心未下。确实,对于他来说,后退的危险更大。因为真正的后退比后方报来的糟糕消息更能打击士气。李渊父子从太原向长安进兵的过程中,遇到了下雨的麻烦,当时李渊曾想撤军,但在李世民的坚持之下,仍然向长安进发。这后来被证明为是明智之举,如果当时李渊真的撤军,那他后来能否开创唐朝,还真不好说,基本上就是无望了。安禄山也一样,如果退兵,叛军上下士气必定一下子降低不少,回保范阳也未必会成功。安禄山犹豫的原因,大概就是如此吧。但他这些脑筋是白费了,因为他根本不必要劳神,唐军内部的矛盾足以为他进军制造机会。

㈡、潼关前,哥舒翰灰头土脸

对于叛军来说,最希望什么?当然是速战速决,因为与市井之人组成的唐军正面交锋,他们无疑占尽先机。那叛军最怕什么?叛军最怕什么其实前面安禄山已经说了,就是在潼关前被阻,而后路又被切。所以唐军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当然就得照着叛军最怕的地方下手。守住潼关,切断叛军后路,唐军就居于主动地位;不断后路而单守潼关,至少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两样都不占,那就完了,若只断敌人后路,而自己的门户没有守住,也是白费。所以,最关键的,就是潼关。只要唐军守住潼关天险,后方稳定,哪怕敌人逞豪强?

最先上场的高仙芝、封常清都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首轮交锋兵败之后,死死守住潼关,阻挡了叛军前进的速度。可惜玄宗冤杀了二将,继任的便是前面提到的哥舒翰。

玄宗看中哥舒翰的,一方面是他的善战,当然也有他身为大将的威望,另一方面,则是他与安禄山素来不睦。玄宗召见哥舒翰,拜他为第二任兵马副元帅,而主帅是谁呢?通鉴没有写,看来应该还是玄宗的六子荣王琬,但他在当年年底就去世了。这里插一句,据通鉴载,荣王是在公元756年年末去世的,也就是活到了哥舒翰为副帅,而两唐书荣王本传则写他是在高仙芝为副帅之后不几天就死了,也是年底,但两个时间可相差一年呢。我倾向于唐书的记法,因为唐书上写玄宗任命哥舒翰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即主帅为皇太子,如果荣王未死,主帅应该没必要换,反正也不是真正的上阵拼杀。易帅之事说明荣王确实已死,不过我们也不必对这个小问题斤斤计较,反正荣王也不是一个多重要的人物。

玄宗命哥舒翰率八万唐军去征讨安禄山,同时下诏让各地进军,共同收复洛阳。哥舒翰本来因病不想答应,但玄宗不同意,又任命田良丘、萧昕等人为他的助手,令火拔归仁等率部听哥舒翰调遣,加上高仙芝原来的军队,这号为二十万的唐朝大军,全部交给哥舒翰指挥。

接手后,哥舒翰仍然坚持高、封的策略坚守潼关,但他因病不能料理军务,看来病的真不轻,他只得让田良丘来处理军政大事,但田良丘又不敢一个人做重要决定,于是让王思礼统领骑兵,李承光统领步兵。但这样又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二人争权,军令无法统一。在军队,军令据有最重要的位置,军令不行,将何以统兵?军令不统一,士兵又何以是从?加之,哥舒翰用法严厉,有些不体恤士兵,所以唐军士气低落,大大影响了战斗力,尽管本来战斗力就不高。但这种情况下,以潼关为本,哥舒翰击败了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进攻。也许望着关下的安庆绪,哥舒翰心里说:“嘿嘿,乳臭未干的小儿……”

但哥舒翰这期间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导致了极严重的后果。与高仙芝、封常清等几乎不预朝廷中事的边将不同,哥舒翰参与了朝中大臣间的倾轧,比方前面提到的他为杨国忠指证李林甫与阿拔尼有关,又与安禄山有仇,所以哥舒翰再想脱身就难了。杨国忠本来是拉拢哥舒翰的,如果两人一直是这样的关系,那么对哥舒翰率军作战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那么这件导致严重后果的事情,是什么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就是玄宗相信安禄山造反之后采取的措施中,有一项就是把安思顺从朔方召回来,由节度使改任为户部尚书,以郭子仪接替他为新任朔方节度使。这一次免职不是偶然的,从姓氏上我们也大致可以猜测,安思顺与安禄山有关系,但是是什么关系呢?正史上没有记载安思顺的生平,倒是杜牧在《张保皋郑公传》中写明他是安禄山的从弟,安禄山传中则说是两人约为兄弟,不管怎么说,两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玄宗才会让他回到朝中,至少兵权是不可以再交给他了。然而安思顺并未参与安禄山的谋反中,当他得知安禄山要谋反的时候,曾借入朝之机向玄宗奏报了这件事。因此在安禄山真的反叛时,玄宗对安思顺没有加罪。但哥舒翰不仅与安禄山有矛盾,也一直与安思顺有仇,而且从那一次与安禄山闹翻时安禄山的话中可以看出来,哥舒翰应该是先与安思顺不和,然后才引发了与安禄山的矛盾。所以一旦得势,哥舒翰便寻找为难对手的机会。安禄山造反,这是天赐良机,古时谋反是十恶之首,往往株连九族,唐朝的法律,兄弟在其它地方不知情的,可以不算。安思顺虽然早先奏报了玄宗这件事,但玄宗终究难免会心存芥蒂。哥舒翰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让人假装送信,然后又在潼关抓住这个人,交给朝廷,还列举了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玄宗杀了他。就这样,玄宗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都处死了,流放他们的家人到岭南。推测玄宗的心理,只怕未必不清楚安思顺的冤屈,但一来是难免还有怀疑,二来也是为了“讨好”哥舒翰,三则未必没有泄愤的意思在其中。史载,杨国忠不能救,由是始畏翰。杨国忠与安禄山有仇,但他却要救安思顺,可见杨国忠也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为人那么坏。只是他为什么要救安思顺呢?是因为见安思顺冤枉,还是安思顺托杨国忠为自己求情?史上没有关于安思顺一家给杨国忠送礼一说,所以杨国忠可能是自发的为安思顺辩白冤屈。在《全唐文》中有一篇邵说的《代郭令公请雪安思顺表》,当是后来郭子仪为安思顺鸣冤时所作。文中没有什么独家报导,除了两唐书和通鉴记的事情(还没这几本史书全呢)之外,就是一堆滥而无用的颂词了。但里面没有提到杨国忠,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满朝官员都觉得安思顺很冤,不单单是杨国忠;二是后来杨国忠被定为奸臣,不提他可能是为了避讳吧。但玄宗别人的话都没听,一个心思的按照哥舒翰所凑,将安思顺处死了,杨国忠不管有没有求情,都必然对哥舒翰产生一种忌恨心理。杨国忠很担心有人会取代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因为感情上的疏远,早晚会带来现实上的距离,比如玄宗曾很信任的李林甫就是他的榜样。而且要命的是,哥舒翰是有边功的,而且如若胜利,哥舒翰的功劳又将十分卓着,如果再有皇帝这般的信任,那时将无人撼动他。战国时秦国的范雎,就是因为担心白起的功劳而要求秦昭王撤军。应侯范雎还是有功于秦的,而杨国忠几乎没什么政绩作为资本,自然更加忌讳这些。但哥舒翰应该不会想到这会得罪杨国忠,因为对他而言,他只是除去一个仇敌而已。

如果说这件事是哥舒翰无心之失,但确实与杨国忠之间出现裂痕,所以为后面的事打下了一个不好的基础。安禄山起兵所打的旗号是讨伐杨国忠,所以人们都以为安禄山叛乱的原因是杨国忠骄横放纵,所以杨国忠一下子成了“公敌”。有鉴于此,部将王思礼悄悄的劝哥舒翰,让他上表请求玄宗杀掉杨国忠。这一次,哥舒翰没有答应,也许是自度力量扳不动杨国忠,也许也没以为会有和杨国忠成为敌人的可能。于是王思礼又请求率骑兵三十把杨国忠从长安劫持出来,到潼关再把他杀掉,哥舒翰仍然反对,说:“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唐书上则说哥舒翰心许之,未发。其实这两种记载倒也算不上矛盾,因为可以是心里答应,而嘴上反对。但哥舒翰究竟是赞成还是反对呢?先暂时放一放。

就在哥舒翰未发之际,有人将此透露给了杨国忠。要说哥舒翰实在太大意了,这样的话怎能容其泄露出去?当事人哥舒翰应该不会傻到和别人去说这件事,王思礼只要不是别有用心,一般也不会说出去。那么是谁泄露了呢?一方面可能是某个人不小心听到的;另一方面,退一步想,若哥舒翰真的“心许之”,虽没有大动,但怎么也有所动作,毕竟纸里包不住火。这样的话,哥舒翰之失就在于速度不够快,如果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事办成,后面也就没事了。哥舒翰虽是一员战将,但从他与杨国忠联手击败李林甫,准确的预料到了李皇叔的失势和杨国忠的得势,可以说是有一定政治敏感的,并非完全不懂政治,像这样的失误,实在不该出现在他身上。而从动机上看,哥舒翰与杨国忠并未有仇,而且杨国忠当政几年,对哥舒翰一直还是拉拢的,从私人角度,实找不出哥舒翰要杀杨国忠的理由;当然我们也不必给哥舒翰扣个大帽子,说什么替朝廷——啊不,得说是替国家、替人民,铲除一个蠹虫,按哥舒翰自己的话说,那就是和安禄山也没什么区别了;如果说是想杀掉杨国忠后自己取而代之,那也基本不可能,因为后宫中还有个杨贵妃,哥舒翰杀了她哥哥,贵妃同志又怎会答应?哥舒翰再傻也不至于去得罪这位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的娘娘大人。左右不通,那么就得动武了:看你这婆娘还能兴什么风浪?但哥舒翰既然可以动兵干掉杨国忠,甚至为免除不利于自己的枕边风而杀掉杨贵妃,又为何不能直接杀唐玄宗呢?杀杨氏兄妹,自己至多是个权臣,而杀了皇帝,则自己也可以当皇帝,做了同样大小的物理概念上的功,哥舒翰何不取更有利于自己的那个选择呢?从实力上说,哥舒翰现在手中握有唐王朝当前能够拿得出的几乎全部家当,只要反戈一击,那么他对唐王朝的威胁将十倍于此时的安禄山,因为安禄山尚在潼关之外,还得千里奔袭挺进关中,而哥舒翰却是直接掌握着潼关。但是没有,真的什么都没发生。“如此,乃翰反,非禄山也”,这句话透露出自己不愿造反的心态,当然,也可以说是对唐朝的忠心。而且要注意,王思礼这时说的只是把杨国忠抓来杀掉,根本没涉及到玄宗和贵妃,但哥舒翰当即就说这样就相当于反叛唐朝,可见他是把杀皇帝宠臣和反叛皇帝等同看待的(杨国忠是皇帝的妻兄,是国舅,没经过皇帝同意而擅自杀害,确实有点说不清)。那个“心许之”,想来是史家揣测的可能比较大了,并不一定真是哥舒翰的想法。因此,我倾向于哥舒翰在这件事上并未同意。而且他没同意,也就问心无愧,在这件事上大意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心里有鬼,对于这些就会格外谨慎,绝不容忍泄露出半点天机。

那么对于杨国忠来讲,他并不能清楚的知道哥舒翰是怎么想的,就算哥舒翰亲自对他说“杨老弟,你放心,我绝不会杀你”,杨国忠又岂能相信?由于哥舒翰手握重兵,一旦挥师西来就连玄宗都拿他没辙,何况杨、哥二人之间裂痕已经产生,杨国忠对哥舒翰自然是十二分的小心。杨国忠很是害怕,意识到自己可能存在危险,便上奏玄宗说:“潼关大军虽盛,而后无继,万一失利,京师可忧,请选监牧小儿三千于苑中训练。”玄宗同意,真的招了这么一支队伍,而后,杨国忠又招募了一万人,屯于灞上,由他的亲信杜乾运率领。这支军队的任务,名义上是抵御叛军,实际上则是为了防备哥舒翰。觉得有些奇怪,宫中招的三千人,再加上监视哥舒翰的一万人,凑在一起也不过一万三,如果哥舒翰真的反了,或者真的要回军杀掉杨国忠,别看他们打不了安禄山,但对付朝廷还是绰绰有余,何况还有个安禄山在关外,弄不好哥舒翰提前做一回吴三桂的角色,唐朝这么丁点人哪里够用?哥舒翰得知这件事后,意识到杨国忠可能会暗算自己,身在朝外的他,当然更害怕杨国忠的谋害,于是上表请求把驻扎在灞上的这支军队也归自己指挥。朝廷应该是应答了,就是不想答应,也没办法。某一天哥舒翰把杜乾运召到潼关,借机杀了他,免了一个后患,却加重了更大的后患,因为这次杀将使杨国忠更加害怕,杨国忠听说此事后回家对着儿子说:“吾无死所矣!”。可哥舒翰也害怕,两人简直是麻秆打狼两头害怕。历来最忌的就是将相不和,所以唐朝内部将相互相猜忌,互相害怕,结果也就肯定好不到哪去。

没过多久,唐终于为将相不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时有人报告玄宗,说崔乾佑在陕郡的兵力不到四千,都是老弱残兵,而且还没有准备。唐书上说这是“觇者”报告的情报,也就是侦察员了,无疑这个情报是错误的,要么是侦察员水平太低,没打听到真消息,却中了敌人“示弱”诱兵之计,要么就是出于交差心理,说个皇帝爱听的话就算了事,要么就是被敌军收买了,总之,假情报害死人啊。从情报战上,唐军再输一筹。一听说有这么好的机会,只有四千无备的老弱残兵,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好大“馅饼”啊,不容分说玄宗便派人去催促哥舒翰出兵收复陕郡和洛阳。哥舒翰不是没有头脑的赵括,一接手时就贸然向前冲上去,他没有这么做,而是一直坚守潼关。接到玄宗的命令后,哥舒翰回奏说:“禄山久习用兵,今始为逆,岂肯无备!是必赢师以诱我,若往,正堕其计

对面的男神看过来-学长你别这样  将夜  异世天魔录  中国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  小村春光  嫂…对不起  穿越旅行者(先穿射凋再穿大唐)  酒店里的女人  诱惑的出轨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网游之重见光明  武侠合集  妻约婚色之赖上俏前妻  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重生都市之神级主宰  幽暗主宰  一夜情 睡到新老板  女人,天生是尤物  大道争锋  暗香淫秀  

热门小说推荐
从灵气复苏开始当神明

从灵气复苏开始当神明

从灵气复苏开始当神明作者感性认识完结  简介  林渐青作为公司底层社畜,吃棒棒糖时走狗屎运吃出一枚神格来。  什麽?蓝星灵气复苏?!黑暗生物肆虐?!  林渐青不要紧,我,新晋神明,V我一亿,等我重建神国,拿回属於我的神力,就封你为我的从神!  众人信你个鬼!  出差在国外的男友我老婆成神了?我怎麽不知道?还有,这个黑漆漆...

花都最狂医神

花都最狂医神

关于花都最狂医神六年前,秦家被一场大火焚烧,父母双双殒命,秦君临半张脸被毁,他蠕虫般九死一生从火灾中逃出!六年后,他下山归来,携惊天之术,站在秩序顶端,俯瞰众生如视蝼蚁!我秦君临,回来了!那些曾经欺悔过我秦家的人,都给我等着…一道孤影屹立在山巅寒声!简介短小无力,请移步正文...

留守乡村的少年

留守乡村的少年

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故事。又名。...

仙门之女神降临

仙门之女神降临

关于仙门之女神降临云千灵我不嫁!想让我嫁给你那瘸子弟弟,门都没有!哼,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她可不是那个窝囊废,随便他们打骂的云千灵,她是来自2005年的金牌杀手云千灵,在任务中丧命,魂穿到了和她同名同姓的云千灵身上,她现在还有点懵逼呢,她泼妇大嫂,就想把她嫁给她的瘸腿弟弟,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如懿传:情有独忠

如懿传:情有独忠

关于如懿传情有独忠进忠公公,唯一掌握紫禁城性张力的神!所有男主都是进忠,有进卫,退懿症。不怕五星好评,别控制,用五星砸我(已完结)美食甜宠兆佳舒乐VS进忠(更新中)温馨生活原创宫女VS进忠背德篡位高曦月VS进忠权谋强国女官赫舍里VS进忠九千岁双向重生魏嬿婉VS进忠双向救赎原创宠妃VS进忠吐槽短篇弘历在线发癫脑洞爽文成为进忠的那些年...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