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仲长子昌言》治要
问者曰:“治天下者,一之乎人事,抑亦有取诸天道也?”曰:“所取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所一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曰:“周礼之冯相保章,其无所用耶?”曰:“大备于天人之道耳,是非治天下之本也,是非理生民之要也。”曰:“然则本与要奚所存耶?”
曰:“王者官人无私,唯贤是亲。勤恤政事,屡省功臣。赏赐期于功劳,刑罚归乎罪恶。政平民安,各得其所。则天地将自从我而正矣,休祥将自应我而集矣,恶物将自舍我而亡矣。求其不然,乃不可得也。”
《新序》治要
晋平公过九原而叹曰:“嗟乎!此地之蕴吾良臣多矣,若使死者可起也,吾将谁与归乎?”
叔向对曰:“赵武乎。”公曰:“子党于子之师也。”
对曰:“臣敢言赵武之为人也,立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然其身所举士于白屋下者四十六人,是其无私德也。臣故以为贤也。”平公曰:“善。”
《孔子家语》治要·贤君
子路问于孔子曰:“贤君治国,所先者何在?”
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由闻晋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矣,其亡何也?”
子曰:“中行氏尊贤而弗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必己贱而仇之。怨仇并存于国,邻敌构兵于郊,中行氏虽欲无亡,岂可得乎?”
《典语》治要
夫世之治乱,国之安危,非由他也。俊乂在官,则治道清;奸佞干政,则祸乱作。故王者任人,不可不慎也。得人之道,盖在于敬贤而诛恶也。
敬一贤则众贤悦,诛一恶则众恶惧。昔鲁诛少正,佞人变行;燕礼郭隗,群士向至。此非其效与!
然人主处于深宫之中,生于禁闼之内,眼不亲见臣下之得失,耳不亲闻贤愚之否臧,焉知臣下谁忠谁否、谁是谁非?须当留意隐括,听言观行,验之以实,效之以事。能推事效实,则贤愚明而治道清矣。
《六韬》治要·文韬
武王问太公曰:“桀纣之时,独无忠臣良士乎?”太公曰:“忠臣良士,天地之所生,何为无有?”武王曰:“为人臣而令其主残虐,为后世笑。可谓忠臣良士乎?”
太公曰:“是谏者不必听,贤者不必用。”武王曰:“谏不听,是不忠;贤而不用,是不贤也。”太公曰:“不然。谏有六不听,强谏有四必亡,贤者有七不用。”武王曰:“愿闻六不听,四必亡,七不用。”
太公曰:“主好作宫室台池,谏者不听;主好忿怒,妄诛杀人,谏者不听;主好所爱无功德而富贵者,谏者不听;主好财利,巧夺万民,谏者不听;主好珠玉奇怪异物,谏者不听。是谓六不听。
四必亡:一曰,强谏不可止,必亡;二曰,强谏知而不肯用,必亡;三曰,以寡正强、正众邪,必亡;四曰,以寡直强、正众曲,必亡;七不用:一曰,主弱亲强,贤者不用;二曰,主不明,正者少,邪者众,贤者不用;三曰,贼臣在外,奸臣在内,贤者不用;四曰,法政阿宗族,贤者不用;五曰,以欺为忠,贤者不用;六曰,忠谏者死,贤者不用;七曰,货财上流,贤者不用。”
《桓子新论》治要
淳于髡至邻家,见其灶突之直,而积薪在旁,曰:“此且有火灾。”即教使更为曲突,而徙远其薪。灶家不听,后灾,火果及积薪,而燔其屋,邻里并救击。及灭止,而烹羊具酒以劳谢救火者,曲突远薪,固不肯呼淳于髡饮饭。智者讥之云:“教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焦头烂额,反为上客。”
盖伤其贱本而贵末。岂夫独突薪可以除害哉?而人病国乱,亦皆如斯。是故良医医其未发,而明君绝其本谋。后世多损于杜塞未萌,而勤于攻击已成,谋臣稀赏,而斗士常荣,犹彼人殆失事之重轻。察淳于髡之预言,可以无不通,此见微之类也。
《贾子》治要
王者官人有六等:一曰师,二曰友,三曰大臣,四曰左右,五曰侍御,六曰厮役。
智足以为源泉,行足以为表仪,问焉则应,求焉则得,入人之家足以重人之家,入人之国足以重人之国者,谓之师。智足以为砻厉,行足以为辅助,明于进贤,敢于退不肖,内相匡正,外相扬美,谓之友。
智足以谋国事,行足以为民率,仁足以合上下之欢,国有法则退而守之,君有难则能死之,职之所守,君不以阿私托者,大臣也。修身正行,不怍于乡曲,道路谈说,不怍于朝廷,执戟居前,能举君之失过,不难以死持之者,左右也。不贪于财,不淫于色,事君不敢有二心,君有失过,虽不能正谏,以死持之,愁悴有忧色,不劝听从者,侍御也。柔色伛偻,唯谀之行,唯言之听,以睚眦之间事君者,厮役也。故与师为国者,帝;与友为国者,王;与大臣为国者,霸;与左右为国者,强;与侍御为国者,若存若亡;与厮役为国者,亡可立而待。
《尸子》治要·贵言
范献子游于河,大夫皆存,君曰:“孰知栾氏之子?”大夫莫答。舟人清涓舍楫而答曰:“君奚问栾氏之子为?”
君曰:“自吾亡栾氏也,其老者未死,而少者壮矣。吾是以问之。”清涓曰:“君善修晋国之政,内得大夫,而外不失百姓,虽栾氏之子,其若君何?君若不修晋国之政,内不得大夫,而外失百姓,则舟中之人,皆栾氏之子也。”君曰:“善哉言。”
明日朝,令赐舟人清涓田万亩,清涓辞。君曰:“以此田也,易彼言也,子尚丧,寡人犹得也。”古之贵言也若此。
《尸子》治要·发蒙
国之所以不治者三:不知用贤,此其一也;虽知用贤,求不能得,此其二也;虽得贤不能尽,此其三也。正名以御之,则尧舜之智必尽矣;明分以示之,则桀纣之暴必止矣。贤者尽,暴者止,则治民之道不可以加矣。
听朝之道,使人有分。有大善者,必问孰进之;有大过者,必云孰任之,而行赏罚焉,且以观贤不肖也。今有大善者,不问孰进之;有大过者,不问孰任之,则有分无益已。问孰任之,而不行赏罚,则问之无益已。
是非不得尽见,谓之蔽;见而弗能知,谓之虚;知而弗能赏,谓之纵,三者乱之本也。明分则不蔽,正名则不虚,赏贤罚暴则不纵,三者治之道也。于群臣之中,贤则贵之,不肖则贱之;治则使之,不治则爱之,不忠则罪之。贤不肖,治不治,忠不忠,由是观之,犹白黑也。
陈绳而斫之,则巧拙易知也。夫观群臣亦有绳,以名引之,则虽尧舜不服矣。虑事而当,不若进贤;进贤而当,不若知贤;知贤又能用之,备矣。
我的云养女友  如此娇妻:嫡女倾城  极品大秦皇太子李辰赵蕊  特工枭医狂妃  我在神奈川加载青春失格游戏  看见血条的超神玩家  幸孕四宝神秘爹地宠上天  相公五行缺娘子  神话原典大拯救  快穿之万界包租婆  这里到底是副本还是套路网文啊?  北宋南归,问道还真  皇帝他配不上我  司遥季邵恒  神秘复苏之诡生  何为仙魔  大秦:父皇!我真只想自保啊!  人生如戏  乃木坂之与你共舞  神秘轮回:我当主神那些年  
小坤道姬婴,本是已故皇储姬平的遗孤,因出生时天有异象,被一女冠相看说吾观此女生得凤目龙颈,唇珠含宪,来日必当得主天下。彼时皇长女姬平正跟弟弟楚王斗得不可开交,皇储之位已然岌岌可危,恐这话被人听去,便将姬婴交给那女冠带回观中抚养。果然送走姬婴后没几年,楚王用计将姬平刺杀于玉京门下,随后逼迫老皇帝退位,自家坐了皇位,改年号开景,并将姬平满门屠尽。只是当年一出生就被送走的那个幼女,开景帝却迟迟未能找到,直到十多年后才发现,原来她一直就在洛阳城外鹤栖观中。他亲自去了一趟道观,见此女生得柔弱,一脸懵懂,此时已坐稳皇位的他,也不屑赶尽杀绝,于是大手一挥册封为公主,送去漠北和亲!自古和亲公主,没有能再回朝的,开景帝万万没想到,姬婴数年后竟带着十万柔然骑兵和燕北失地前来归附,回到了帝都洛阳。她款款走到御前,笑道这次回来,不为别的,只想向舅皇讨个藩王做一做。又过几年,这位新藩王凭着谦卑恭顺留在了他左右,等到开景帝感觉到不对劲时,已经太迟了。他坐在皇座上,看着这位一向温和娴静的姪女,一步步走上御阶,站到了他的面前。只见姬婴扬起手来,一巴掌扇得他眼冒金星,连耳朵都有些嗡嗡作响,但他还是听清了她咬牙切齿说出来的每一个字这龙椅你也坐得尽够了,是时候把我母亲的皇位还给我了!魔蝎小说...
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故事。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成长故事。又名。...
关于综影视白莲偷人心装模作样是人类的本能,玩弄感情是强者的游戏。作为偷渡穿越者,杨雨薇最擅长的就是一脸懵懂的装无辜,蛊惑人心。心机手段,谋略设计,在情爱里不过是风月罢了。什么公平正义,什么道德底线,全都是扯淡。自己过得舒服才是最重要的。长相思防风意映全员攻略少年白马醉春风,万人迷尹落霞辰荣馨悦攻略涂山璟少年白马醉春风观影全员云之羽宋四绝不送死云之羽原创表妹三生三世,少白,香蜜沉沉,甄嬛传,如懿传,知否各大影视应有尽有,喜欢好评五星...
愿~所有的平凡都能够崛起,走向不平凡。这是一个普通人穿越到异界当神明的故事,这是一个从平凡走向崛起的故事。李良买菜回家,一开家门家变成了皇宫,身前,美丽的一国公主正破涕为笑的看着李良,在看了两秒后直接晕倒,倒向李良...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出头。这一年,在祁连大山里混吃等死了二十多年的刁民赵出息终于选择走出大山,带着最庸俗的想法来到大城市。不富贵不还乡(这是一本纯粹的可歌可泣可悲可笑的小人物奋斗史)...
太子爷的白月光竟是我自己作者当朵自由的云完结 文案 白钰当替身,只要钱! 某天,新闻突然爆出太子爷虐待替身,不给饭吃还不准人踏出别墅一步,甚至是!!让替身模仿成白月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