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7章 湖南才第一更求月票(第1页)

千里洞庭湖上,船帆点点中,却又有几团烟云,那烟云是蒸汽船喷吐出的煤烟,从前年岁末起,随着湖广船局的蒸汽船开辟了通往长沙的航线,这洞庭湖上的蒸汽船便日益增多,这只是因为洞庭湖湖宽水深,轮船运输相比木船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等明显的优势,加之湖广总督府为扶持轮船局的经营,为其免除厘卡责纳等杂税,更是促成了轮船局的发展。

轮船凭着其运量大、运费廉的优势,在洞庭湖与长江沿线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木船,将湖南的大米等各类土产经洞庭湖运往长江,发往汉口等地,市场的繁荣刺激了轮船业的发展,不过只两年间,这湖广轮船局便从最初的4艘轮船扩张为拥有24艘大小轮船的企业,更是沿江依湖开辟了一系列的新航线,而作为其初始之地的洞庭湖上,航行于此的大小轮船更是多达十余艘,现在这湖面上煤烟袅袅到也不算稀奇。

“利源”号是一艘百多吨的小轮船,相较于普通帆船于湖面上航行的“利源”号却让人产生飞驰的错觉来,纵是对于习惯于作船的王闿运来说,于船艏迎风而立时,亦会产生这种错觉来,而当他扶须而立笑而不语时,身边的一个年过三旬的青年却显得有些激动,而那青年绝无法体谅此时身边长者内心的激荡。

二月的天气虽依还带着寒意,可立于船头的王闿运却不觉得一丝风寒,内心反倒颇为火热,就在年前,他接到了弟子杨锐带来的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亲笔信函,邀请其往两湖书院,不,应该是两湖大学堂才是任教习,当然以杨锐的说法,这只是表面,大人还意请其进幕府。

进张之洞幕府,若是搁在两年前,对于这种邀请王闿运自会不屑一顾,但现如今他却是趋之若鹜,立即着手把船山学院诸事一一交待,随后便随杨锐一同前往武昌。

机会,或许在许多人眼中,这不过只是挤身幕府,跃身官场的机会,但对于王闿运来说却意味着他能够于张之洞幕府中一展平生所学。

拜相封侯!

对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习得一身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其之所以货与帝王家,为的正是那一朝登龙门,拜相封侯的一天。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才被掩没其中,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在所谓的“盛世”之中,不知多少人才因种种原因埋没其间,不为人所重,其志不得展。所谓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之世,或许只有乱世方才会出现。毕竟于乱世中,欲成大业者,无不是首重用人。

不过虽说这拜相封侯是读书人的梦想,但于王闿运而言,他的梦想绝不是拜相封侯那么简单,对于终其一生研读帝王术的他来说,他所渴望的却是于新王朝拜相封侯。

同治元年,正是怀揣着这份心思,他入曾国藩之幕,然而其瞻前顾后全无成大事者之气魄,如何能成事?在其建议被拒后,王闿运便离开曾幕,贫食四食,专事讲学。

原本他以为,终其一生恐难一展所学,但去年的“总督议政”却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从那时起,王闿运便对国内时事倾注了更多的精力,甚至更是以自己的了解,那九位总督一一加以分析,而一番分析后,他所得到的结果不过与外人相仿,天下之势尽归三人罢了。

而这三人中谁人又能得以天下?

念及这个问题,王闿运的唇角微扬,瞧着身边颇似激动的学生。

“叔峤,待到武昌后,你也应进两湖大学堂中研读西学,明白吗?”

王闿运的语气显得极为郑重,若是一般圣门弟子或许还会对西学产生抵触之意,但研习一生帝王术的王闿运却颇为变通,或者说其更重实用,去年的天下大变,他又焉未看到唐武昌靠的是什么席卷东北,非但逼朝廷签下城下之盟,更迫使朝廷分权于地方,进而造成今日天下之势?

靠的是其兵威,借得是其时局,但归根到底,若是没有其于朝鲜两岁理办新政之基,又岂能成秋风扫落叶之势。

“今日之天下,圣门学问修于身心绰绰有余,然而平以天下,又岂能全靠圣门学问,要靠兵舰枪炮,甚至……”

手指着远处的一艘轮船,王闿运却又是感叹一声。

“要靠商利以为支柱!”

从古至今焉有政府为商者?可现如今这湖广总督可不就是大做着买卖,在湖广设以生丝局,收购蚕茧,机制生丝以出口海外换取利源,还有那个纱布局,收以棉花纺成纱线再销于百姓织成土布,而将这生丝、纱线以及土布运销各地的正是这轮船局,如此相辅相成之下,湖广总督府一年获利又岂只千百万,充沛之财源正是张之洞实施新政的根本,若是如陕甘、云贵、

四川一般困于一地无充饷之银,自无争夺天下之力。

“这西洋学问为师虽不屑之,然今日之世,各方用才首重其是否通知西洋,通晓西洋之学,唐子然……”

一声长叹之后,王闿运的语中却流露出些许欣赏与惋惜互相交杂之意。

“给咱们中国带来什么改变,怕就是各地皆知,今日之世非通洋才者不可立,他唐子然凭的就是于西洋之通晓上,以西洋之法操持政务,以西洋之法操办经济,又以西洋之法操练新军,如此方才有今日东北之势!叔峤,为师的学问,你已习得十之六七,剩下全凭阅历经验,至于那西洋学问,为师教不得,亦不会教,往大学堂中好生向他人讲教……”

恩师的叮嘱只让杨锐连忙恭应道。

“恩师所言极是,大人今日用人择才,首重西学,西学不精者,纵有千般学问,亦不得其用,精通西学者,自可出入幕中,点为要员……”

在说话的时候,杨锐却是有意无意的朝老师看了一眼,瞧着老师他的心思却变得有些复杂,恰如老师所言,唐子然之后,这天下便以西洋之才为择才标准,制台大人平生最悔恼之事,恐怕就是将唐子然送往京,悔恼的倒不是他唐子然三拳两脚把大清国的那张虎皮撕的粉碎的,悔得是当初未能让将其留于身边为湖广之用,恼的是今日之势,湖广与直隶抵角之势中,唐子然又于东北虎视关内。

一方面不甘为李合肥之下,意与其一较长短。另一方面不甘为他人做嫁衣,这便是湖广今日之困,而更有甚者,湖广偏偏还不能与东北撕破脸,纵是操办新政、新军,湖广亦需要依赖东北,如此一来,湖广自然是求贤似渴,在饥不择食的引进千百名西洋、东洋人才之余,大人更是把两湖书院改为两湖大学堂以为培养人之用。

但这一切,只是治标不治本,也就是在这两难之下,座师才会想到恩师,想到恩师的帝王之术。也正是这帝国之术让杨锐心思浮动起来,尽管现在凭着座师当初的提携他已贵为议政员,可对于杨锐而言,这却只官场晋身罢了。

拜相封侯方才是读书人的最终目标,过去座师与李合肥所争者不过只是“天下第一督”的虚名,而今日两人所争者却是天下,从去年起但凡稍有眼光者都能看出这天下已成逐鹿之势,纵是京城那不争气的满清朝廷,这会也意识到了危机,终日只为练兵忙,甚至大有再练八旗精锐,重夺中国天下的意思,还扛着正统的满清朝廷尚是如此,更何况地方?

李鸿章的北洋新军,李瀚章的两广新军,刘坤一的两江新军,再加上湖广的自强军,现如今看似局势平稳的背后,实际上大家伙都在操练精兵以谋他日。纵是最不济的陕甘现如今也是一镇新军已成。

这天下啊……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满清靠着两镇八旗新军,能不能守得住他的天下,杨锐尚是不知,但他却知道,现在这个时局对于他这样的读书人,却是他日拜相封侯的机会,甚至正是因为这个愿意,他才无意于京中做那个看似光鲜的议政员。

“所以,叔峤,你才要研习西学,毕竟与他人相较,香帅为你之座师,且多年颇受香帅信用,今日唯不足者全在不通西学,叔峤……”

意味深长的叮嘱一番,王闿运便将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若非杨锐是他的弟子,他绝不会说出这番话来,充官场而入学堂,便就是这份魅力,亦远非一般人所能及,可也就是这番魄力传至张之洞耳中,自然可为杨锐加上一分。

“老师所言极是,此次回武昌后,学生即向香帅请辞,入大学堂研习西洋学问,以为香帅分忧!”

见杨锐体谅了自己的一番苦心,王闿运只是略微一笑,而后便看着这千里洞庭,感受着这早春的寒意,抚须闭目轻笑间突然轻声言道。

“叔峤,你说此次于武昌后,香帅于为师会有何问?”

(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刚刚退婚,就被奶凶指挥官拐进民政局  重生成狗,开局被文才放血  冠军与你皆归我  纵使情难再  梦里他也喜欢我  虚静  雷斗传说  科研大佬穿成七零团宠小作精  花式作死的位面商人  玄幻:这个宗主有良心,但是不多  我在汴京开茶铺  异界之极北称霸  圣界缘起  高手下山,自带磁性,女配们都疯了  我在异界当房东  人道至尊  斗罗:从获得飞天御剑流开始  江湖长夜行  重生赛罗那些年  开局种田,我靠千亿物资造反成功了  

热门小说推荐
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

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

关于团宠农女带着空间商场去逃荒本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封建王朝,由于朝廷腐败天灾不断,百姓民不聊生,饥荒四处蔓延。主角所在的村庄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无奈之下,村民们纷纷加入了逃荒的队伍,以求生存。林锦儿本故事的女主角,一个聪明机灵善良勇敢的农女。因一次意外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空间商场,里面物资丰富。在逃荒过程中,凭借着空间商场的物资和自己的智慧,带领家人和村民一次次化险为夷,成为了大家的依靠和团宠。林父林母朴实勤劳的农民,疼爱女儿,在逃荒路上一直支持着林锦儿。林锦儿的兄长们性格各异,但都十分爱护林锦儿,在逃荒中与林锦儿相互扶持。...

星际大佬自带嫁妆求入赘

星际大佬自带嫁妆求入赘

非娇软女主。男多女少的三角星系,没有精神力的女性才有生育价值。傅一一被渣男和闺蜜背叛后,穿越到这里,成为大佬们竞相追逐的对象。外冷内热的联邦元帅,全心全意的帮助女主。外表温文尔雅的联邦总理,实则是个疯批,自认为只有自己的知道女主的秘密。从小丧母的陆家继承人,一直被父亲纵容着,继母捧杀着,虽然顽劣不堪,但从不乱搞,直...

原神:开局被打劫,恨上第三席!

原神:开局被打劫,恨上第三席!

「休闲」「日常」「多女主」「正宫哥伦比娅」。杨鸣穿越到了提瓦特,刚走出新手村的他,就被冒充愚人众的盗宝团打劫了。杨鸣混蛋,穷鬼都打架敢不敢报上名来!盗宝人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第三席少女手下!然后昏迷的杨鸣就被捡人…留云借风真君给捡了回去。但是修行虽然给了他强大的仙家法术武艺体魄,但是穿越之前...

相随相忆何知否

相随相忆何知否

人们总说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蛇难画骨,美人在骨不在皮。的确是如此,作恶多端又怎样,总会有人包容。好人需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而坏人却只需要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然如此,那她就做最坏的人。伴生莲花,是她的劫,亦是她唯一的解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