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百一十七章 通过税收来推进改革(第1页)

“二弟,你的意思是先将这些黔首迁徙出去,这样一来,那些世家即便拥有再多的田地,没有人给他们耕种,久而久之这些田地就会变得荒芜,这样一来我们再诱之以利,那么他们就不得不迁徙。”

曹操听到沈川这么说,当即明白了其中的要点,而后回答道。

“大哥说得不错,正是如此,但是这么做其中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大部分的黔首,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便是给那些世家种地,如果没有办法给世家耕种,那么他们也就没有办法活下去,这样也就形成了一种世家和黔首们互相依靠的畸形关系。”

沈川的话一语点中要害,如今汉中的人口上至世家下至黔首之所以难以迁徙,其根本的原因便是因为百姓们需要生存,那么就需要种地,有粮食,而土地又掌握在世家手中,这只要世家不开口,百姓根本就没有胆量反抗世家,毕竟一旦反抗那就要饿肚子了。

民以食为天,柴米酱醋盐,吃是百姓放在首位的东西,一旦吃不饱肚子,这些人便会心慌,心慌便会害怕,害怕就会引起反抗,这样一来只要有人煽风点火,告诉他们有个地方能吃饱或者说反抗某某某就能吃饱饭,那么这些百姓会毫不犹豫地一拥而上,黄巾起义就是最好的例子。

“那我们该如何解除这种关系呢?如何让那些黔首能够自愿离开世家?”

曹操自然明白,沈川说得没错,当即便问道。

“简单给钱,给徒弟,安排他们成家。”

“大哥你试想一下,如果现在让这些百姓前往凉州去了之后,便会给他们一定数额的土地,去了之后,他们第一年的吃喝住一概由朝廷负责,之后他们种植所得的土地只要上缴够税额,其他的便可以留在手中。”

沈川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告诉了曹操。

“可是二弟这个税,你打算收多少呢?”

曹操听到了沈川关于税收的提议当即起身问道。

移民过去的地方,如果税收太高,

那么百姓过去种植的粮食或者说经济作物卖的钱财,交完税之后都没法保证自己的生活用度,那百姓肯定是不愿意去的。

“这要根据地区的不同来制定,就拿盛产粮食的河北地区来说,那里的税收就可以按照两成来收税,而像凉州那种不适合大规模种植粮食的地方,便可以按照一成或者一成半来收税。”

沈川说出了自己心中对于税收的想法。

“这么高,百姓是不是会不愿意?”

曹操听到沈川要收两成税收当即就震惊了,要知道整个大汉实行的税法,也只不过是十五税一,折合下来税收也不过一成,而沈川新的税收政策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这样一来百姓还愿意去移民吗?

“大哥觉得好吗?我倒觉得不错,要知道,虽然说咱们大汉一直贯彻十五税一或者三十税一,但是大哥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这些税收之上还有一个东西叫做地租。”

封建社会所谓的十五税一和三十税一在表面上看起来,税收十分地低,但是人们往往会忽视了一个东西,那便是在征税收之前的地租。

整个封建社会说白了,便是由地主掌握的社会,而大部分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佃户或者雇农,而这些佃户种植的土地都不是自己的,都是这些地主的。

而这些佃户和雇农是没有办法直接给朝廷上税的,他们所做的事情便是将田地的产量生产出来其中的百分之八十交给地主,然后地主再从这百分之八十中拿出一份用来交税。

当然也有一些小的自由农民他们本身就有一些土地,只不过这些土地相较于那些大地主来说,可谓是少得可怜,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他们就不得不将手中的土地抵押给大地主,换来自己活命的机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大量的土地兼并。

而这些地主在兼并土地之后会进行土地隐瞒从而来避税,这也是为什么到王朝的后期,朝廷收的税越来越少,而地主手中的钱却越来越多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一旦某一代

君王强势上位之后,开始丈量全国土地,就会迎来某某盛世某某之治的情况,毕竟土地一旦清点清楚,那么税收自然而然就多了,但是这种情况持续得是非常短暂的。

不是每一任君王都有上任君王的魄力,一旦出现一个软弱妥协的君王,这些地主们便会不择手段地再次将那些税收隐藏起来。

“二弟,你的意思是不收地租,直接向那些黔首征税?”

曹操听到沈川这么说,当即问道。

“没错,大哥要知道凉州目前经历了一场较大的战乱,大部分世家都选择内逃,剩下的那些世家也没有什么财力和权力,我们只要用劣势手段便可以将他们手中的土地拿过来。”

“而这些拿过来的土地,我们直接分给那些黔首,并且禁止他们进行土地之间的交易,命令他们按照我们的计划和要求进行种植,然后通过一年的时间对他们的产量进行一个评估进行收税。”

“而百姓种植所得不用再交地租,那就代表着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会再被那些地主分享,他们手中自然就有了大量的钱财,那么有了这些钱财就可以刺激凉州当地的经济,有了经济便有了钱财,有了钱财,我们就可以去建设一个新的凉州。”

沈川看着曹操,慷慨激昂地说道。

“二弟所说的这个办法怎么略微的感觉有些熟悉呢?”

曹操听到沈川这话之后,皱着眉头努力地回想着。

“大哥自然熟悉,这就是我之前给大哥提出的土地政策的进阶版,大哥可以认为我打算通过税收来推行之前的土地集体化的前进。”

“之前土地集体化,我在南郡也实施过,效果想必大哥也看到了。”

沈川看着曹操笑着说道。

“二弟说得不错,这集体化的土地制度确实有利于生产,只不过那些世家都大力反对,一直导致这制度没有实施起来,再加上汉中和陇西发生了战争,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下来。”

春色  我刘星,开局被乔英子倒追  病娇王爷总对我虎视眈眈  潜龙出山  重生隐婚天后  我能夺取他人气运  大明剑尊  远古种田:撩个兽夫生崽崽  我家后院通仙山  农门长姐想家族兴旺  红楼首辅  占尽诸天先机  神隐末地  接单相亲,美女总裁赖上我  群演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诸世万古  快穿:年代文炮灰要逆袭  从血族始祖开始  绝世医妃倾天下  论懒癌晚期的末日生活  

热门小说推荐
嫡女变炮灰?重生干翻系统夺命格

嫡女变炮灰?重生干翻系统夺命格

貌美狠毒世家贵女清冷克制腹黑公子程九鸢从出生就过得顺风顺水,富可敌国的外祖,手握实权的爹,外加一个储君未婚夫,足够她在京都横行一世。直至婚约被夺她被逼和亲敌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才知这一切皆是所谓亲人和良人的算计。对不起妹妹,只有夺了你的命格,拯救了女二,我才能完成任务。对不起,孤不能娶一个和过亲的女人...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七零之女配觉醒后

下一本七零之如花美眷求收藏!本文文案终于恢复了穿越前的记忆,沈林琪欲哭无泪,活了二十多年了,她才发现自己特么地只不过是个年代文里下场悲惨的女配,为了回城,为了狗屁的前男友,抛夫弃子,蹦哒着给男女主添堵,最后被男女主反杀,她真想给当时愚蠢的的自己一个耳刮子。痛定思痛,前男友靠边站,老娘不稀罕了,让他和女主相亲相爱去吧,养自家的萌娃不香吗?只不过当初她寻死觅活地离了婚,把孩子扔给了前夫,这孩子她该怎么要回来啊?还没有等她想明白,前夫带着孩子找来了,他有重要任务,需要出门一段时间,孩子没人照顾,希望交给孩子亲妈照顾一段时间。沈林琪点头如捣蒜,养萌娃,她很可以的,只是养着养着,便成了一家三口,不对,是一家四口,肚子里还有一个呢。此文案写于2021年06月22日晚,拍照留念!七零之如花美眷文案江珊珊是石岗村大队的一枝花,长得漂亮,家世又好,老爹是村大队的支书,妥妥的一把手,老娘是村里的裁缝,心灵手巧,一年的收入也是不菲,哥哥更是县里运输队的司机,收入更不用说了。于是家里人人都能挣钱,就江珊珊一个花钱的,按说这样的条件应该很好找对象才是,但是一直等到她十八岁了,还无人问津,谁让她身体太弱了呢,无论农村还是城里,娶媳妇儿又不是娶祖宗的,谁也不想娶个药罐子回家。而回家探亲的杨新洲,一见到那个娇弱的身影,便再也移不开眼睛,非她不娶,大家都在感叹十里八村的好后生就要绝后了的时候,哪里想到人家不到三年就抱了俩,跌破了一群人的眼睛,后来杨家的生活更是蒸蒸日上,大家才知道原来江家的那个药罐子才是最能耐的那个。江妈妈叉腰大笑傻眼了吧,我就说我的裁缝手艺是我闺女教的,你们还不信。江大哥也跟着起哄还有我,我能当司机,也是妹妹给出的主意。大家捶胸顿足,杨新洲得意地笑娶媳妇儿眼光我最强!一道温柔的女声响起新洲啊,该洗尿布了。杨新洲顿住,立马屁颠屁颠地拍拍屁股回家,作为男人,要想人前风光,就得人后折腰。魔蝎小说...

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

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

关于十两出嫁,赢华丽人生枣树村苏家一穷二白,眼看苏大哥苏二哥已到成亲的年纪。却因为家贫,无人问津。这天媒婆带来一个好消息,镇上宋员外愿意出十两礼金,聘娶苏家长女苏白英为妻。苏白英身为家中长女,为了十两礼金,毅然决然同意嫁给比自己大十二岁的宋员外。宋清淮,有过两任媳妇,对成亲之事兴趣缺缺,为了孝道,听从母亲安排,娶农家女苏白英为妻。多年后,有人好奇的问苏白英,为何宋大人这么多年只守你一人?...

本来妇德就不多,美男当前使劲摸

本来妇德就不多,美男当前使劲摸

苏千藕一朝穿越成侯府嫡女,家中庶妹早就御男无数,只有她还守身如玉,等着未婚夫上门提亲。哪知未婚夫变妹夫,出门遇见说个话,回家后就被庶妹指着脸骂她狐狸精,勾引妹夫,将她折磨半个月,关在柴房活活饿死了。苏千藕很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那我就让这事变成铁证如山!最后,盛京城都在传大将军被侯府大小姐吃干抹净,被甩了!貌...

快穿生子:貌美女配多子多福

快穿生子:貌美女配多子多福

云鸢是星际人,收联邦基因组委托穿越位面,靠生孩子收集人类初始基因。①下堂臣妻与不能人道皇帝(男洁女不洁)√②与重生女主换夫后我一胎三宝(双洁)③伪江湖篇,五个孩子五个爹(男洁)④男友失忆另有所爱,我也失忆√(男洁)⑤和亲假公主千娇百媚,完爆玛丽苏穿越女主√⑥七零后娘要改嫁(双洁)⑦与女主容貌相似的平民女子√⑧...

这福气,我要了

这福气,我要了

关于这福气,我要了一觉醒来,苏四儿(苏月眠)发现自己躺在古代的茅草屋,下午就要卖身为奴,这日子还能过下去?给肉吃,给衣穿,给钱花,古代的人口中介也太好了,这是卖身为奴的人配有的待遇吗?后来她才发现大衍朝的等级秩序与福气有关。人说,物极必反,一路走来,她充分体验到福气的背后尽是秘密,世界的运转与芸芸众生相互牵引,她自以为的正义这一刻瓦解了,但她是一个做实事的人。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有三个人会让人刻骨铭心,苏四儿遇到了,也错过了,但她不悔。...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