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pipphalavana
聚落的末利
liya
族人,建了供奉火化残余碳灰的炭塔,总共有十塔。
7、结集法教
佛陀住世时诸大弟子中,辅助佛陀教化最有力者是舍利弗、目犍连,两位圣弟子被后世尊称为双贤弟子,但二大圣弟子在佛入灭前,即已入灭。佛入灭当时,僧团的大长老摩诃迦叶(maha-ka?yapa)为了见佛陀,正从瞻波国前往拘尸那罗,途中闻佛已入灭,而赶往拘尸那罗,并代表僧团为佛举火荼毘。二个月后,大迦叶在摩竭陀国阿阇世王支持下,召集了五百名阿罗汉,在王舍城的七叶窟安居三个月,并共同结集出佛陀的教法,史称「五百结集」,
三、印度佛教发展的主要阶段
按照历史分期,印度佛教大致可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后期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分初期、后期)、密教四个历史阶段。
原始佛教(佛陀正觉後至佛灭当年「第一次结集」;b.c.432~387)
根本佛教(「第一次结集」至佛灭后百年「第二次结集」;b.c.387~287)
初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00年至佛灭后150年;b.c.261~237)
中期部派佛教(佛灭後150年至佛灭后350年;b.c.237~37)
后期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菩萨道(佛灭后350~600年;b.c.37~a.d.213)
末期部派佛教与中期大乘菩萨道
(佛灭后600~1000年;a.d.213~613)
后期秘密大乘菩萨道(佛灭後1000~1400年;a.d.613~1013)
印度佛教的灭没(佛灭後1400~1637年;a.d.1013~1250)
1、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是部分西方部派佛教学者提出的概念,指称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的佛教。并认为自己所在部派的佛教即是正宗原始佛教。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古印度的书面佛经记载在印度现也基本失灭殆尽,佛陀时代的书面记载更无有发现,系统保留下佛经最完整的是中国的三藏经典。佛陀的教导最初在印度都是由各派口口相传的。佛灭度后,为了便于记忆,佛弟子们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此即后来的所谓大、小乘二派佛教的开始。佛教的基础教义是“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等,这些都是大小乘各派所认可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佛从缘起思想出发,指出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涅盘寂静”的学说,称佛法的三法印,此是佛法的最重要标准。一些小乘学者把原始佛教的修持,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以及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等三十七菩提分法,这实际是佛教的一些基础理念和原则而已,并非即是“原始佛教”,而无视北传佛教尤其最重要的汉传佛教保存的大量佛典记载,单以个别部派佛教的说法为标准,则显然是狭隘和荒谬的。佛陀在世时反对婆罗门教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在他所创立的僧团中允许各个种性和贱民参加。另外,还容许教团中包括过在家生活的男女信徒,称为优婆塞、优婆夷或在家二众。
2、部派佛教
佛灭后百年,因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分歧,教团出现分裂,称为根本分裂。根本分裂形成了大众和上座两部。经过根本分裂的佛教在300多年间一再分立,并在五天竺境内外流传开来。被誉为印度古代最伟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纪中)时代,佛教迅速发展。各派法师被派往印度周围各地弘法,推动佛法传播的同时,也导致了各个部派的进一步形成。
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说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为根据地主要活动于迦湿弥罗和犍陀罗;上座部的另一支经南印度而渡海进入锡兰(古斯里兰卡国,又称铜碟洲,故斯里兰卡的部派又称铜碟部),后来经过分化形成了信仰大乘佛教的无畏山寺上座部和信仰小乘教法的大寺上座部,其中的后一个支派传往东南亚形成今天的南传佛教。
还有一支在西印度形成法藏部并流入中亚,法藏部为目犍连子帝须之大弟子昙无得所领导,昙无得为阿育王派往印度西北地区弘法的高僧。该部以注重大乘菩萨藏与咒藏而闻名。
另一支饮光部(传为迦叶尊者所传)也有部分与一切有部及法藏部类似的思想。大约同时代,拥有大乘信仰的大众部在南印度形成了制多山部及西山住等部,即以后的案达罗派,它们都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说一切有部分出的犊子部则在中西部印度发展,分立出法上、贤胄、密林山和正量四部。以后正量部则成为犊子部的正宗代表。公元之初才出现的经量部前身是说一切有部中的譬喻师。它的活动范围似乎未超出西北印度。
很多学者认为大乘佛教就是根本分裂二部的大众部传承的,大众部是大小兼修的部派。不过,实际上一些部派的经典记载表明,部派佛教时期的很多部派是修行大乘佛法或大小兼修的,不仅大众部,上座部的很多部派,上座部及其分类的很多部派,也有信仰与修行大乘教法的。如法藏部等。另外,玄奘法师当年考察印度时,在印度佛教的核心区域--摩揭陀国--也是佛在世时弘法的核心区域,该国四个最大的上坐部派都是修行大乘佛教的,玄奘法师称其为大乘上座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大小乘的分化与部派的分裂完完全全是两件事。部派分裂的根本原因是对戒律的认识上的差别而引起的。事实上古印度很多的部派都是大小乘兼修的,尤其那些大乘部派,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派别大小乘教法进行限制,其下属可以修行大、小乘任何一种教法的,但他们必须遵守本部派的戒律。
3、大乘佛教
很多佛经中都记载了佛在世时讲大乘法会,一些声闻无法理解信受甚至中途退出的记录。而从近年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表明,大乘教法在阿育王时代就已有所流行并与小乘教法开始分化。太虚大师认为此阶段属大隐小显时期。随着公元前后印度社会文化程度的提高,书面经典的大量出现,客观上为大乘教法的推广与普及奠定了社会文化基础。此时,马鸣,龙树等大乘菩萨纷纷出世,大乘佛法成为了印度佛教的主流。
大乘佛教的教义在小乘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显了中道实相、八识与如来藏,六度万行、菩萨道和一心本净,无量世界无量诸佛,众生平等众生亦可成佛等思想。从小乘的四谛、十二因缘到如来藏唯识学,三乘佛法一以惯之却在广大精深程度上步步增上,构成了完整的佛教体系。
在公元一世纪左右最早成立的大乘经典《小品般若经》中,强调书写经典的功德。后来的《大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法华经》等也传承了这个说法。
随后的历史中,印度逐渐形成了大乘两个主要派别—中观派、瑜枷行派。中观派创始人是龙树菩萨,经堤婆、罗睺罗跋陀罗传至佛护和清辨时,因对中观的理论有不同的解释,分为自续派和应成派。中观派发挥了般若经中的思想,认为修持最高的境界是空,空是"不可描述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关系(缘合)和一种假借的概念或名相(假名),它本身没有实体(无自性)。对于真正的佛教徒应该证悟上述空性的“真谛”,但是对于被无知(无明)覆盖的凡夫仍应导以“俗谛”,即承认世界相对存在的真理。
另一派的瑜伽行派因强调瑜伽的修行方法并以瑜伽行总括全部佛教教义而得名,该派思想的奠基人是无着和世亲,主要依据经论是《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唯识二十论》、《成唯识论》等论着。世亲的继承者有亲胜和火辨两家,较亲胜稍后并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和安慧,以上称为无相唯识派;世亲的另一继承者是陈那,他是后期瑜伽行派的先驱。陈那的后继者有护法和法称,护法发展了世亲和陈那的唯识学说,法称发挥了陈那的因明学说。
瑜伽行派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认识主体即“识”所变现出来的,提出"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他们把识分为三类八识,而把第八识即阿赖耶识(藏识)看作是现象世界(现行)的根源(种子),个人所认识的一切现象都是由阿赖耶识所派生的(种子生现行),所以名之为“所知依”。他们又把一切存在现象分为“五位百法”。
6~7世纪,印度教在当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逐渐取得了占优势的地位,从玄奘的记述中可知当时对湿婆、毗湿奴、梵天的崇拜极为盛行。8~9世纪间商羯罗创新吠檀多派,使印度教在理论上得到重大发展而空前地盛行。佛教在这种社会潮流影响下开始吸收印度教和民间信仰而逐步密教化,在南印度和德干高原以及东印度出现了金刚乘和易行乘等。
前一个时期的显教中观派和瑜伽行派逐渐融合起来作为密教的世界观而继续存在。其主要经典为《大日经》、《金刚顶经》、《密集经》、《喜金刚经》、《胜乐轮经》、《时轮经》等。它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坛场、仪轨和各种神格信仰为其特征。仪轨极为复杂,对设坛、供养、诵咒、灌顶皆有严格的规定,主张修“三密”,即手结印契(身密)、口诵真言(语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应,即身成佛。后来又由于伊斯兰教的大规模传播,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迄13世纪初,终于一蹶不振趋于消亡。
四、印度佛教的发展现状
虽然早期佛教在印度已经消亡,但是它的教义、文化习俗等内容,早已经在漫长的历史中,融入到了其他宗教中,对印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今的印度佛教已经不再是纯粹的佛教,而是吸收和容纳了大量其他宗教的内容后的“新佛教”。
19世纪末,在印度沉寂约700年的佛教出现了复兴运动。1891年锡兰(今斯里兰卡)的达磨波罗在印度首创摩诃菩提会,很多佛教胜地恢复旧观,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寺院。
1947年印度独立后,佛教活动有了新的发展。在那烂陀、浦那、贝纳勒斯等地创设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在很多着名大学设佛学系或巴利语系;出版了大量书刊。1956年印度政府举行释迦牟尼涅盘2500年的国际性大规模纪念活动。
后来,其中一部分人因不满共和党的政治路线另组了困豹党。该党在孟买和马哈施特拉有一定影响。近年来,印度的佛教组织(摩诃菩提会、佛教神智会、圣弥勒教会等),在国外建立了很多分支,广泛地开展了国际活动,经常召开国际佛教学术讨论会、座谈会等。根据1980年的统计,印度有佛教徒人,约占总人口的0.8%。
总得看,佛教产生与印度,又在印度的衰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佛教在印度失去了主流地位,但释迦牟尼的影响仍然深远,他被视为一个历史和文化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教义和价值观在印度社会中继续存在。无论佛教在印度是否衰落,释迦牟尼的遗产将永远留在印度文化的文明中。
侠士,请与我开始这段恋情吧! 纵情 吞天道祖 夫君飞升成仙之后 官场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沈青云周雪更新 兵荒马乱 娇养小公主 表妹每天都病怏怏 和天花板撞脸的我要怎样摆脱修罗场 玄幻:重生顶级家族 宦宠深宫多寂寥全文+后续 鹰视狼顾 裴堰宋昭昭 引火 魔尊靠脑补和主角在一起了 靠气运之子续命的日子[快穿] 变异进化者 八零之万水千山走过 将错就错 蓄谋已久
...
关于异世种田我走在天灾前面年仅10岁的文希,被系统安排去平行世界拯救女主,30年后任务完成,返回蓝星,直接死亡。系统告诉她蓝星已经毁灭,把她传送到绿星了。坑货系统却自己走了,什么都没给她留。文希没办法,她想好好活着,领用领地轰轰烈烈的开始她的种田生活。文希已经接受事实,开开心心的做领主,坑货系统却回来了。共同面对绿星的多灾多难,而文希每一次,都能在灾难降临在她身上之前,提前知晓避开或拿到解药。只不过,为什么她的领地,那么吸引变异动物,文希觊觎它们身上美味的肉,看着都留口水。可她打不过啊危险绿星,文希努力生活。...
写文不易,不喜欢直接退出,高抬贵手别打低分。28岁生活无忧的全职代购徐梦瑶穿书了!还穿成了好运女主的悲惨二姐!跟女主顺风顺水的开挂人生截然不同的是她二姐黄文娟那是命运多舛,苦不堪言!一辈子勤恳忙碌出了这个传销圈转脸入了另个杀猪盘被骗被抓屡骗屡战,苦苦奋斗挣扎五十年归来仍是负资产徐梦瑶一朝穿到黄文娟11岁那...
关于娱乐开局砸了综艺无人机退伍回到老家苏默。安静日子没过几天。因为砸了一架因警告而还直播自己的无人机而出名,而且也开启了他重生到平行世界的金手指。与之同时引来了早就消失在他脑海中的女人身影。也因为这样,这个小山村也因他热闹了起来!默哥哥!苏哥哥!...
嫁给我,不怕死?传言瞎子墨沉域是个天生的煞星,克死双亲姐姐以及三个未婚妻。苏小柠抱着必死的决心嫁给他。本以为婚后是她照顾他,却没想到,她被他宠上了天。他说,她是我的女人,只有我可以欺负。他说,谁敢动我的女人,我让他生不如死。他还说,我的女人要给我生一堆孩子。...